zhongmin.net

        

 

   

艺苑丛谈

 

影 事 随 感

  有感于评委不大懂照片(2002)

  有感于著名导演不“著名”(2003)

  影人众生相(2004)

  有感于摄影批评的缺失1(2005)

  有感于摄影批评的缺失2(2006)

  影人众生相(续)(2007)

  摄影创作兵法七则(2007)

  永恒瞬间,你该如何保存?(2007)

  保存照片其实并不难(2008)

  有感于评委缺乏生活常识(2008)

  村民为啥“威胁”砸相机?(2008)

  为器材所累不如抓紧创作(2008)

  “老师”成了廉价的称呼(2008)

  读《摄影中国》有感(2008)

  对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几点看法(2008)

  一人十五幅作品获奖,多乎哉?(2008)

  版权的许可使用与转让不可混为一谈(2008)

  我的一次摆拍经历(2008)

  术业有专攻,纪实则更难(2008)

  丽水摄影网建站时间探究(2008)

  “网事”——贺丽水摄影网开通四周年(2008)

  像素竞争是该停止了(2009)

  远离比赛(2009)

  镜头衍射对高像素的限制(2009)

  大摆、中摆与小摆(2010)

  三脚架与千斤顶(2011)

  在场与缺席(2011)

  秋天,除了红叶和柿子,还能拍什么?(2012)

  文献影像的保存到底有多难?(2013)

  看不懂《看不懂》一文的疑问(2017)

  摄影工作坊的观察与反思(2020

 

摄 影 访 谈

  松阳本土摄影展策展人访谈(毛小芳,2012)

  浙江摄影师郑忠民访谈(释藤,2012)

  郑忠民:希望一些东西可以被保护传承(吴栋,2012)

  徐肖冰杯获奖摄影师郑忠民访谈(傅为新,2012)

  《处州晚报》“摄影百家”之郑忠民(蓝伟荣,2013)

  采访郑忠民(浙传摄影采访小组,2017)

  郑忠民:参展丽水摄影节是我的骄傲(郑委,2017)

  郑忠民:用镜头思考保护传承传统文化(陈春,2019) 

 

摄 影 展 览

  松阳县野鸟摄影作品展(2008)

  “根·本”摄影展(2009)

  “这一方水土”松阳本土摄影展(2012)

  “物语”松阳乡土摄影五人联展(2013)

  “松古物语”松阳乡土主题展(2014)

  “影像走进生活——原点有约”摄影展(2015)

  “影像走进生活——原点有约”摄影展之餐厅(2015)

  松阳县“圆梦平田”摄影展(2015)

  松阳县“旭日东升”摄影艺术展(2015)

 

松 阳 本 土

  走进松阳(2003)

  情系青山碧水间——阿毛的摄影之路(2007)

  白颈长尾雉之死(2008)

  加大对松阳县城老城区的保护力度(2012)

  《印象松阳》摄影画册前言(2012)

  松阳摄影,走在路上(2013)

  大力发展摄影事业,助推田园松阳建设(2013)

  大力发展摄影旅游,助推田园松阳建设(2018)

  “四联食堂”的那些年(2016)

  松阳本土影像调查的探索和实践(2017)

  老街上正在远去的百工(2018)

  老街上正在改变的生活(2024)

 

摄 影 杂 谈

  如何管理照片和底片(2001)

  再谈照片和底片的保管(2003)

  如何建立数码照片档案(2006)

  如何签订肖像使用许可协议(2006)

  构建中国特色的科学摄影评价体系(2006)

  拒绝抄袭(2007)

  跨学科摄影之道(2008)

  数码影像的真实性探究(2008)

  纪实的色彩(2009)

  纪实摄影给谁看?(2009)

  “一稿多用”与“一稿多投”(2009)

  书法与摄影(2010)

  “五要”与“五不要”(2011)

  连州之行有感(2011)

  文艺当随时代(2012)

  纠结,从思维上突破(2012)

  数码还是胶片,一个纠结的问题(2012)

  抓拍与摆拍(2015)

  黑白还是彩色?不该纠结的问题(2015)

  书法与摄影(2016)

  实拍还是PS(2016)

  多拍有用吗(2016)

  专题的深度(2016)

  如何观看展览(2016)

  民俗的多彩(2016)

  当摄影遇到瓶颈,该如何应对(2016)

  摄影之外,艺术之外(2018)

  如何策划展览(2018)

  何谓策展人(2018)

  器材的技术语言(2018)

  如何制作摄影书(2018)

  当代与当代摄影(2018)

  影像调查的价值(2018)

  影赛评选之我见(2018)

  街头摄影的魅力(2018)

  摄影是减法吗?(2018)

  骑墙与翻墙(2019

  纪实的延伸与观念的植入—浅析《演戏人》(2019)

  《论摄影》是必读书吗(2019)

  家庭的舞台(2019)

  肖像的风采(2019)

  风景的可能(2019)

  物件的述说(2019)

  手机的潜力(2019)

  摄影与绘画的纠葛(2020

  私密的世界(2020

  谈摄影,谈什么(2020

  拍点啥好呢(2020

  拍给谁看呢(2020

  拍还是不拍(2020

  不可言说的白杉(2022

  在理性与感性、私密与公共之间——评叶婷婷个展(2024

 

其 它 图 文

  母亲和我的第一台相机(2009)

  中国摄影家论纪实摄影(2008-2009)

  藏策丽水谈纪实(2010)

  北京电影学院丽水摄影研修班老师语录(2011)

  锐意先锋杭州摄影工作坊之解惑篇(2012)

  游本宽工作坊的见闻和随感(2013)

  上海影像艺术之旅(2014)

  2016浙江摄影工作坊学习体会(2016)

  浙江松阳举办论坛,研讨“看不懂”话题(2018)

  我的书法摄影情缘(2010)

  我的电影情缘(2012)

  我的书缘(2013)

  乌镇当代艺术之旅(2016)

  乌镇当代艺术之旅2(20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