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民艺轩>影苑丛谈>其它图文

科学规划,稳步推进,加大对松阳县城老城区的保护力度

郑忠民

    

    松阳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(199),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。县治原在古市,因屡遭水患,唐贞元年间(785-805)迁至紫荆村,即现在的西屏。1200年间,西屏不断地发展变迁,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存,成就了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。西屏的古建筑种类繁多,形制多样,规模宏大,有宅第、祠堂、社亭、牌坊、庙宇、塔院、堰渠、石桥等。老街有两公里长,是浙江省最长的老街,保存较为完好。西屏无疑是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古县城之一。
  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,老城区一直是县城的中心地带,商铺林立,门庭若市。九十年代后,县城加快了城市化进程,多条街道先后拆迁新建或扩建,老城区逐渐被高大的城市建筑所分割、包围,形成一个个“城中村”。闹市区逐渐转向大街道上,老街巷日渐冷清,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。老街的一些传统行业已经或者正在走向消亡,新的行业不断涌现、更替。靠近闹市的老街店铺比较多,而远离闹市的店面则很难租出去。不少店铺和民宅年久失修,倾斜残破,已成危房。有的居民擅自维修和改建,商家则嫌传统的木排门开合不便,纷纷给店铺装上卷帘门,并进行装修和粉刷,破坏了建筑原有的风貌。
    从童年开始,我亲眼见证了老街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变迁,并从2007年开始采访拍摄老街,积累了数万字的文字和上万幅的图片。我对老街怀有深情厚谊,总希望老城区能够焕发生机,重现繁华景象。老城区是我们“家门口”的宝贵文化遗产。如果不抓紧时间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规划、保护和开发,老街就会日渐走向衰败。针对老城区的现状,当务之急是要出台相关举措,加大保护力度,并纳入“田园松阳”建设的范畴。
    一、科学规划
    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;没有规划,何谈保护。要坚持政府组织、专家论证、民众参与的原则,制订系统而科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,使相关工作有章可循。在规划过程中,政府、专家和民众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。政府不是专业机构,直接参与专业规划的制定并不合适,政府主要是起组织、引导、投入和服务的作用。专家则分为“外专家”(国内古建筑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专家、学者、教授等)与“土专家”(松阳当地的文艺工作者、文艺界人士、民间工艺传人等)。这两种专家共同参与,才能实现规划的专业性、学术性和文化的本土性、独特性的有机结合。广大市民的参与,则可以为老城区的保护工作集思广益,群策群力。
    据说,县里正着手制定老城区的相关规划,但具体进度和内容不得而知。希望能尽快向社会公开,通过多种渠道(比如通过邮件、信件、电话联系,召开听证会、座谈会、研讨会,分发征求意见函,走访相关部门和人士等),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,特别是文艺界人士和老城区住户的意见,保证规划科学合理,切实可行。老街的保护和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,要分期安排,统筹兼顾。县城的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不得影响老城区的传统风貌与格局,不得破坏历史地段的完整。
    二、严格规范
   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,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规范性文件,对老街的保护和利用作出具体的规定。对破坏老街传统风貌的行为和现象,要及时予以整改。
    1、未经批准,不得擅自对店铺和民宅进行维修和改建。已经维修和改建,但不符合规划要求的,应责令恢复原状。比如,已安装卷帘门的店铺,要予以拆除,统一使用原来的木排门。
    2、九十年代以后,老城区的街巷道路先后由原来的石板石子路改为水泥路,虽然方便了交通,但与老街质朴、典雅的风貌格格不入,当时就受到本县文艺界人士的反对。其实,老城区主要是行人行走、非机动车和摩托车行驶,较大的机动车是无法驶入的。对老街的道路恢复如旧,重做石板石子路,不会影响日常的交通。
    3、对于年久失修、倾斜残破的危房,房主愿意自行维修或重建的,可报经批准后,由居民自行维修或重建,政府予以一定的补贴,但必须修旧如旧,不得破坏老街的传统风貌。房主不愿意、无能力自行维修或重建的,或者居民想腾出外迁的,可以由政府以土地、商品房置换或现金补贴的方式收储其土地和房产。收储后由政府组织维修或重建,修建好后,采取租赁等方式交给居民管理,因为房子修建好后,要是没人管理,很快就会荒废。租赁需签订协议,明确居民对民宅的保护管理职责,政府部门定期检查监督。对于残破、损毁或早已拆除的庙宇、牌坊、社亭等公共古建筑,则由政府组织修缮或重建。
    三、加强包装
    老街的保护和利用,不能孤芳自赏,关起门来自己干自己的。那样的话,产生不了社会、文化、经济等方面的价值,是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的。所以,对老城区文化的挖掘、包装和宣传都极为重要,能提高县城及其老街的知名度,促进县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。
    1、通过媒体报道,举办摄影、书画展览,制作旅游导览图册,出版画册、文集,组织文化交流活动,举办推介会等形式,加强对老城区及其文化的挖掘、包装和宣传,提高老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。还可以走出去,在一些博览会、展览会、研讨会、交流会等节庆活动上,将古城作为松阳旅游的重要方面进行宣传推广。
    2、老街的一些传统行业已经消亡(如蓑衣店、锡器店)或者正面临消逝的命运(如棕板床店仅剩下最后一家)。这当然与城市文明的冲击有关,有的是人为无法阻挡的。但这并不是说,没有恢复部分传统行业的可能性。作为商业性经营的行业,首要的是要有庞大的消费群,这样才能生存、发展和壮大。在扩大宣传,提升人气的基础上,可以不断挖掘松阳传统的手工艺、小吃、特产等行业,集中在老街经营,形成规模效应,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、旅游和购物。传统行业的规模经营,可以在老街的旅游有一定效益后予以分步实施。相信客流量大了,商铺的经营不会有问题的。你看那些著名景区的古街道,特色商店的顾客络绎不绝呢。
    3、没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旅游景点或景区,注定不会产生长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要依靠专家学者和文艺界人士,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,挖掘老街的历史文化底蕴(如历史沿革、建筑样式、名人轶事、民间传说等),形成兼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的调研成果文集。同时整合城内外的宅第、祠堂、社亭、牌坊、庙宇、塔院、堰渠、石桥等古建筑和相关民俗文化活动,形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效应。
    四、分期投入
    对老街进行保护和开发,肯定要投入。在保护的初期,不适合由文化、旅游企业来投入,这样往往因企业追求短期投资回报,而破坏文化遗存的传统风貌,这可以从一些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郁的古镇可以看出。因此,先期要由政府投入,当保护工作进入规范化阶段,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后,才可以吸引企业参与进来,但政府还是要做好监管和引导工作。
    对于古村落、老城区等传统文化遗迹的保护,不能仅仅着眼于经济效益,以投资快速得到回报为目的,这是不现实的。古村落、老城区是历史文化的遗存,其精髓不是村落和城区本身,而是其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。不保护,古建筑等文物遗迹就会遭到破坏,甚至损毁,千年的积淀将因其物质外在表现的消失而消逝;保护,则仅仅是第一步,还有后续的调研、挖掘、整理、开发、宣传等一系列工作要做。要有长远眼光,科学规划,分步实施,把工作做扎实,把宣传做到位。经济的回报是迟早的事,社会的效益则是更为重要的。
    投入要统筹安排,分期实施,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。前述对民宅的维修、改建、迁建予以土地置换、现金补贴或组织修建公共古建筑,需要投入,还要解决相关的政策问题。道路的改建也需要资金。规划实施前已经存在的需要整改的问题,比如卷帘门改为木排门,也需要给商户一定的资金补贴。规划实施后明知故犯的,则不在此例。
    近年来老城区多次发生火灾,一些民宅被烧毁。在规划和落实保护措施时,要充分考虑老城区防火的要求和便利,预防火灾的发生。同时对老城区的电力、通信、网络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,以消除火患。新布的线路要统一从地下走,这可与老街的排水等设施一并在道路改建中施工。
    保护古城,弘扬文化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!

(发表于2012/05/31《新松阳》报第三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