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民艺轩>艺海文心>散文乎?杂文乎?

安岱后感怀

郑忠民

    

    单位组织全体党员赴省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——浙江省松阳县安民乡安岱后村,开展“重走红军路,重温革命史”活动,使我得以有幸重游红色古寨安岱后。

    进入村口,那高耸的骑路牌楼上“红色古寨”四个镏金大字首先映如眼帘。左侧那六角翘檐的纪念亭内,树起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碑,碑文记录着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:

    安岱后地处闽、浙、赣边界的浙江西南部,此处崇山峻岭、古木参天,万顷猴头杜鹃堪称华东一绝。村后箬寮岘为松阳最高峰,凭岘可眺松阳、遂昌、云和、龙泉四县市。当年,陈凤生、陈丹山与卢子敬曾统率五千“青帮”民众暴动四县,震撼浙西南。19355月,正是箬寮山上猴头杜鹃盛开的季节,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,在刘英政委、粟裕师长的率领下,几经转折来到安岱后,依托其战略要地和良好的群众基础,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。“青帮”民众拥戴红军,“青红”携手联合,开展打土豪、分田地活动。大批“青帮”骨干入党参军,扩大了红军队伍。根据地内成立了区乡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,建立了农民游击队和共青团、妇女会等群众组织。在随后的反“围剿”与突围战斗中,坚守根据地的第五纵队英勇作战,为根据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。青山埋忠骨,热血树丰碑。安岱后以其特殊位置、经历和人物成为人民敬仰之地。

    陪同参观的安民乡干部给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县委、县政府拨助款项修缮安岱后革命遗址,并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简要情况。环顾四周,变化确实不少,这纪念碑就是去年十月一日建的。村口社庙粉墙上那修复一新的红军标语“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”显得格外醒目。

    萧克将军题签的“红军桥”石碑矗立在廊桥旁,闪出艳艳的红光。看着廊桥土墙上的枪眼、掩体,“当年鏖战急,弹洞前村壁”的烽火弥漫场景浮现眼前。走进红军主会场、中共浙西南特委、浙西南军分区、中共安岱后乡总支、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陈氏宗祠,瞻仰在这里展出的红军革命事迹图片,让人肃然起敬。墙上“欢迎红军兄弟拖枪过来当红军”等标语作了修复,红军首长讲话的主席台作了修整,两边各插上一排红旗,显得热烈而庄严。这时,村里的老红军情不自禁走上讲台,唱起了高昂的红军歌,歌声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那火红的年代。

    走进陈氏宗祠一侧的刘英、粟裕故居,不禁愕然:室中除了一床、一桌、几张椅子外,几乎别无他物——当年的风云人物的居室竟然如此陈旧、简陋!我们仿佛看到,刘英、粟裕在卧室中共商战事——一个个命令就是在这里酝酿、研究、决定的。

    一路走来,大家一边瞻仰革命遗址,一边忙着在遗址前合影留念。不少人都是头一次来到安岱后,深为安岱后丰厚的军事文化底蕴所感染、所震动。

    红色古寨的修复,为箬寮景区增添了新的景观,提升了其文化内涵。村民还象当年那样淳朴、热情。你随便走进一村民家中,还没开口,一杯热茶就送到了你的面前。提起当年的烽火岁月,村民如数家珍,娓娓道来;说到今天的幸福生活,笑容写满脸上,如灿烂的春光。如今,公路早已进了村,电灯、电视早已进了户,其他各式高档家电也不再是奢侈品。我想,红色古寨安岱后人的生活定会象箬寮山上的猴头杜鹃那样,越开越艳,越开越美。

(作于2004/06/21)